2016樓價下跌是真是假?
發布人:admin 發布時間:2016-10-10 16:08 點擊數: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商品房應該恰當降價,另外,要鼓舞各種個人和企業去買商品房,然后出租。這一連串的動作,都直指一個痛點那就是去庫存。那么庫存真的能去嗎?
我們往常來了解一下往常的樓市是一個怎樣的病態結構,一方面一線城市確實有需求,但高房價曾經遠遠脫離了這些需求,北上廣深的房價收入比曾經超越25,換句話說一個家庭可能近30年的收入都不夠買房了,那么他們該怎樣貸款?另一方面,二三線城市房價收入比只需7-15,這個還算是合理,但二三線城市卻迸發出了愈加嚴重的危機,樓價曾經根本漲不了了,由于沒人買了,都好幾套了。所以根本就沒這個需求,產能嚴重過剩,需求缺乏。這就是實體經濟危機。不用再遮遮掩掩了。
那為什么不降價呢,由于金融本錢,很多人買房根本不是自己賺錢去買,而是在銀行串通一氣,然后倒貸款。開發商內部預售的時分,基本上就都賣給了身份證的復印件,只需每年房價堅持上漲,并漲過了貸款利息,那么年末的時分,把房子再重新抵押,然后接著還能貸款,這樣房子歷來就沒賣進來,但房價確實每年都漲,銀行賬面上很賺錢,而且很安全,都是足額的資產抵押,中央政府很興奮,由于土地也漲價了,自己也賺的很多。還一個勁的配合銀行開發商玩這種游戲,開發商早就把銀行的錢套出來拿走了,苦逼的是真正需求房子的老百姓,你不得不以一個傻逼的價錢,去買人家倒貸款的工具。本質上這就是一種龐氏騙局,只需房價每年的漲幅都超越貸款利率,這種游戲就能不時玩下去。直到有一天,傻子沒有了。沒傻子可騙了,銀行和開發商的聯盟自然解體,那就變成了他兩之間的零和博弈。開發商要賺錢, 然是銀行的壞賬為代價,而銀行要想堵住窟窿, 然有開發商要死。往常曾經到了這樣的臨界點。
上一篇:
非煅燒硅藻泥是室內除醛專家
下一篇:
廢棄的硅藻土該如何處理?